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情

大中衔接培养与强基计划选拔培养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时间:2021-05-06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中衔接培养与强基计划选拔培养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4月27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招生考试研究分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学大教育和创新教育实验室共同承办的“大中衔接培养与强基计划选拔培养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

来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大数据专委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等有关领导,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招办负责人及专家领导,以及包含江苏省天一中学、南京金陵中学等全国重点中学校长、校长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针对新高考背景下大中衔接拔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出席会议并致辞。孙霄兵在致辞中首先对出席研讨会的招办负责人和各中学校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在致辞中介绍了大数据教育专委会成立的初衷,并强调了本次会议的目的。他表示,总会高度关注教育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基于数据支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强调要充分发挥科研团队作用,促进大数据产学研合作。

随后,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赵国柱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大数据教育专委会三方齐聚,是为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共同商讨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推动高校人才选拔培养重大变革的科学顺利实施。

会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委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围绕《新科技革命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题开展了汇报,并向大家分享了他在科学发展、人才发展、创新发展战略思考上的一些研究观点。他认为,新科技革命下,扎实的基础、突破的勇气和能力兼具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标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招生考试研究分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秋旺为与会嘉宾带来了《用拔尖人才选拔推进大中衔接培养》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强基计划的选拔及培养,并进行了大中衔接培养“爱国·奋斗科创活动”汇报。同时,他还为大家分享了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早期培养的“登峰计划”,他表示,该计划将利用MOOC、公开课直播等手段,依托“大数据专委会”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创新教育实验室),推动大中学校尤其是大学优质资源共享。

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浩,就强基计划下,高校、中学、学生所面临的困境和改变进行了题为《强基,我们需要改变什么的》精彩的分享,并详细介绍了南京大学在拔尖人才培养这方面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中山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荐志强,作了题为《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报告。他认为,新高考下,如何做好大中衔接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报告中,他从中山大学的历史、当下、未来以及今年招生政策的解读四个方面为参会嘉宾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作为本次研讨会承办方之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大教育CEO金鑫,为现场嘉宾带来了《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学大教育在新高考改革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成绩、成长、成才”全路径培养。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委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禹东川进行了《脑科学支撑下的拔尖人才选拔与个性化教育》的主题汇报,为大家分享了东南大学在拔尖人才选拔方面的一些探索。

随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委会副秘书长、创新教育实验室执行主任王旭在《基于数据支撑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专题报告中,为各位嘉宾详细介绍了“基于数据支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他表示,“实验区”从人才培养层面和学校建设层面两个方面为学校提供整体性的“双一流”大学强基人才早期培养一站式解决方案。汇报中,他为参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创新教育实验室在线研究性学习平台、拔尖人才实验班、新时代名校长创新管理研修班、“基于数据支撑的创新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8个“试验区”子项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杨峰作了题为《科技创新人才选拔的探索》的报告,向各位嘉宾介绍了科技型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实践,并谈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及特点。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朱晓超带来了《新高考语境下大学与中学衔接培养》的精彩汇报,会上,她分享了复旦大学大中衔接的探索的经验。她表示,大学教育下接高中,上拖研究生,教学的各个阶段不应该是割裂的,而应该是衔接的,只有做好衔接教育,贯通培养融合与人,才能真正做好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刘佳琛在《强基计划的清华方案》报告中,向参会嘉宾全面介绍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五个书院的招生专业、双学位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以及清华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他表示,清华将会和更多中学携手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助力。

研讨会上,南京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为参会嘉宾进行了《大学、中学贯通培养的金中实践》的汇报,他详细介绍了金陵中学在大学和中学贯通培养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并分享了金陵中学和南京大学贯通培养合作的情况。

圆桌讨论环节,清华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刘佳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就办主任杨峰、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朱晓超以及天一中学校长朱卓君和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围绕高校高中如何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话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和讨论。

最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龚春燕为本次研讨会致闭幕辞。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做的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大学、中学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共同合力,才能真正地让强基计划爆发出它强劲的动力,更好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支持。